左双英,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耕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4项,曾获得贵州省“科普先进个人”,贵州大学“优秀教师”、“五一巾帼标兵”、“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团队建设:协同奋进,铸就卓越团队

在团队建设方面,左双英老师作为团队负责人,组建了“喀斯特岩土力学”团队,汇聚了5位教师和40余名在校硕博研究生。团队打破学科壁垒,将不同学科背景和知识结构的中青年教师进行合理分工与协作,构建了知识体系承接、学科方法交叉、素质技能互补的优化格局。充分发挥老教师在师德师风和治学态度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传、帮、带”模式,指导中青年教师提升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在资源共享与交流中,老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营造出和谐宽松、共同学习、取长补短、信息共享的良好氛围。这种“老带新”模式成效显著:青年教师中涌现出1名校级教学能手,斩获地质学会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出版教材2部,科研成果丰硕,2022年荣获贵州大学研究生优秀学术研讨(seminar)团队称号。

教书育人:创新教学,培育时代英才

在课堂教学中,秉持“系统设计、深入浅出”的教学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帮助学生从全局和重点把握课程体系、内容和方法。结合专业课特点,将“家国情怀”“科学思维”“工程伦理”“开拓创新”等课程思政元素巧妙融入课程教学,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通过开展教学研讨、课程教学示范等活动,将岩土力学与工程课程群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改革紧密结合,积极探索适应地质工程专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新路径。承担(完成)本科生、研究生教改项目6项,荣获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4项。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坚持“理念传承,强基开拓”,强调科研的基础性、严谨性和持续性;在科研训练中“身体力行,鼓励创新”,引导学生多做试验、多角度思考,激发创新思维。连续10年指导学生承担创新创业训练项目、SRT项目或实验室开放项目,多名学生在“挑战杯”、“国创赛”等学科竞赛中斩获省级以上奖项,指导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多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

科普活动:润泽心灵,点亮科学之光

在日常生活中,左老师秉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理念,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一颗颗渴求知识的心灵开展科普活动,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塑造品德。连续11年指导研究生开展“地质精神代代传”系列科普夏令营活动,围绕贵州典型喀斯特地形地貌、地质环境及开发利用等主题,向广大中小学生宣传地震、地质灾害、喀斯特资源开发利用、新能源、碳汇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活动直接受益人数累计达到500人,为科普教育事业贡献了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