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莲,女,中共党员,博士,金沙城js9线路检测中心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中国古无脊椎动物学分会理事,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库专家,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理事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地质学会理事。自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立足本职工作,潜心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在学校的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中多次评为优秀。


1.积极进取、爱岗敬业

杨兴莲老师一直秉承教书育人是教师主要任务,科技创新是科技工作者的主要使命精神,始终践行兢兢业业、脚踏实地、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坚持以学生为本,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坚持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2潜心教学、育人助人

作为一名教师,杨兴莲老师始终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为工作重点,将教学工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时刻关心学生的成长,始终把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作己任,充分发挥本科生导师的作用,不仅授业解惑,还为其职业发展规划提供建议和帮助,近年来指导的本科毕业生均已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培养了28名博、硕士研究生,其中1名同学获“省级优秀毕业生”称号、1名同学获贵州大学“校长特别嘉奖”荣誉称号、 2名同学获“校级优秀毕业研究生”称号、5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3名同学在全国一级学术会议上获优秀口头报告奖。

   3勤于钻研、勇于创新

杨兴莲老师是贵州首枚“金钉子”和系列早期后生生物群的主要研究者,长期参与研究的剑河八郎乌溜-曾家崖剖面已成为寒武系苗岭统乌溜阶“金钉子”剖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入选2018年度中国古生物十大进展;主持或参与研究的贵州系列早期后生生物群已成为重要的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为揭示寒武纪大爆发等科学问题提供了重要信息。对贵州大学地球科学ESI贡献度排名第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其中面上和青年各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及省部级项目7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和贵州省省长基金等多项项目。发表论文90余篇、专著1部,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42篇。

杨兴莲老师始终践行着一位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工作,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感染着身边的人们,用自己的言行传递着正能量。